我院特聘研究员徐昕受邀出席“传习中国”书院文化交流大会并以《书院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形成》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发布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发布时间:2023-08-25浏览次数:16

2023年8月10日,由江阴市委统战部主办的“传习中国”书院文化交流大会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我院特聘研究员徐昕受邀出席此次大会,并且以《书院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形成》为题进行主旨演讲。经作者授权、修改与审定,此次演讲的主要内容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民营企业家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因此,新时代,企业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书院其形犹在,其神愈传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书院的雏形。如孔子三十岁时在鲁国设坛讲学,与弟子们共同组成了中国最早的民间教学与学术团体,具有了书院的雏形。中国第一个成建制的书院创建于唐朝。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在京师长安设立了丽正书院,后改称集贤殿书院。书院的主要作用是“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到宋代时,由于理学兴起,讲学之风大盛,书院蓬勃兴起。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等。有专家统计,中华大地上曾存在过的书院有8000多所。

1901年,即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明令“将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由此,书院从体制上便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但是,中国传统书院却并没有因此而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是实现了华丽转身。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书院又以新的姿态、新的使命活跃在中华大地上。一是全国各类大中小学。二是投资主体各异,管理方式多样的研究机构、图书馆。三是各类培训机构,其中大部分没有注册或备案,但是因中小学升学的需要,其经营状况却非常得好。


书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

纵观古今,任何具有生命力的事物必然有支撑其存在、发展壮大的精神内核,即,文化的承载力。文化是一种具有内在活力的生命“息壤”。如果把书院比喻为“器”,那么,“息壤”则是中华优秀文化庚续的源泉。《海内经》解释说,“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西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谓:“禹乃以息土填洪水”。此后,高诱也写到:“息土不耗减,掘之益多,故以填洪水。”

儒学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自从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三纲五常”后,儒学便由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孔子学术思想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巩固中央集权的重要工具。那么,儒学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问孔子“何为仁?”。孔子说,“爱人”。爱人是孔子伦理道德的最高原则,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离娄章句下》有一句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墨子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爱人思想。宋代大儒程颢每次进见皇帝,都要讲“以至诚仁爱为本”是治国之要。被称为最一个“儒学圣人”的王阳明曾经说:“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如保赤子”。

因此,儒学的核心理念是“爱人”。书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同样,书院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爱人”。掌握了这一点也就掌握了书院文化的基本思想脉络,基本把握了书院文化所体现的思想价值。当然,儒家所说的“爱人”因其所处的特定时代及阶级属性,总体上来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只有生产力充分发展后,形成了现代工人阶级,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团结奋斗,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对人民的“爱”。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书院在推动儒商精神形成中的作用

所谓儒商,指的就是受到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具有良好的文化道德素养,并且能够自觉应用儒家学说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商人。如历史上的晋商、徽商等商人将儒家教义运用到商业行为之中,强调财自道生、利源义取、以义致利、诚不可欺、明码标价、至诚至上、童叟无欺等理念,开辟了全新的经商策略,推动了儒商精神的传承。这些商人接受儒家学说的主要途径如下:一是私塾教育,这里包括各类书院。正如《礼记》所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二是家庭的教育与熏陶。这一点非常重要,由于历朝历代儒学教化的作用,儒家思想观念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价值。商人身在其中必然要以儒家的价值理念来从事贸易活动,否则就会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排斥。三是商人群体的自我修炼。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通过人的不懈自省、砥砺,达到修身成才,实现人生目标的典型理念。“修身”过程就是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孟子·告子上》说:“心之官则思”。这个心就是用来“思想”的。要想练就自己的“金刚不坏之身”就要自觉地塑造“心”这个灵魂。这样,才能担当起成就事业的重任。正所谓“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培育新时代儒商精神需要传承书院优秀文化理念

(一)爱国主义的坚定信念。

国家强大,商业才能繁荣。企业家要把个人的命运系于国家和社会的盛衰之上,融入国家和民族利益之中,把爱国主义作为新时代儒商精神的核心理念,着力培育爱国主义情怀。要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报效祖国,回馈社会,造福人民群众,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民族至上理念。

(二)“义利双赢”的经营观。

生产和消费是现代大生产的孪生兄弟,没有生产就没流通。同样,没有流通生产就会停滞。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因此,必须把生产和交换放在同等的位置,推动商品的交换、流通和贸易,推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从而更好地以利济世,真正体现儒商精神的内涵。

(三)诚实守信的经营之道。

诚信是儒家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也是儒商精神的重要准则。“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富。”信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一个人没有信誉不能在世上立身处世。信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信誉竞争说到底其实是人格、文化、道德的竞争,它要争夺和占据的不是商品市场,而是人心和道德市场。只有占领了人心和道德市场,才能树立企业形象和维持已有的社会关系,并使这种关系不断巩固、扩展,企业才能抵住各种市场冲击,站稳脚跟,并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壮大。

(四)“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仁者爱人”,无论是古代经商,还是置身现代商业浪潮与繁荣发展的市场经济中,企业要想做到长久发展、稳步前进,就应当把仁爱精神体现在经商理念中,实践在商业经营活动中。要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的基本行为准则,把“爱”的精神贯穿于商业实践中。以爱的良知对人民群众负责,维护商业信誉,注重产品研发,保护消费者权益,抵制伪劣产品。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企业才能立足于市场,以仁爱之心获得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可。

(五)协同合作的经商理念。

现代化商业是协同性很强的社会性贸易活动,离不开各行各业的支持,也离不开商业同行的支持。这就要求企业要充分尊重各方利益,取长补短,互利共赢,联手共同培育市场、开拓市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新的机遇与挑战下,商业活动必须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强化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