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美国学者对中国连说六个“绝对有信心”

发布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发布时间:2024-07-27浏览次数:25

全面深化改革,是刚刚结束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总主题。这次会议发出了一个关键信号:在结构性改革方面,中国共产党将一改过去“零敲碎打”的方法,突进“深水区”,敢啃“硬骨头”。这些“硬骨头”,就是与房地产市场、地方债务以及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相关的结构性改革。中共已经正确地认识到,这些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和稳定,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另一个需要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领域是要找到正确的政策组合,使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能够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而不是在资金、人才和利润方面恶性竞争。

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的内容广泛,几乎涉及中国政治经济和民生福祉的各个方面,其中有五个方面值得密切关注。首先,改革与开放的辩证关系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反转。几十年前,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是“以改革促开放”,也就是先通过自我改革来吸引外国投资,促进对外贸易;而今天则是“以开放促改革”,在世界经济中检验自己,在逆势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砥砺前行。

第二,公报强调在确保有效监管的同时,减少对市场的限制,也就是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在一些人看来,这似乎是一个矛盾,但明确承认并处理好这种矛盾,正是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市场仍将发挥关键作用,但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确保社会的整体福祉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危机时期。这是中国从自己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第三,关于国有企业未来命运的争论由来已久,现在这一论题有了答案。一方面,众所周知,一些国有企业确实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国家面临困境时,国有企业是宏观和微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公有制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对此,公报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四,有经济学家强调,巩固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并继续向前发展,需要在需求侧发力,一些人对公报中没有提到相关政策感到担忧。的确,公报主要关注的是供给侧的解决方案,但有一点需要记住:中国的供给侧解决方案与西方典型的供给侧政策并不相同,后者往往侧重于为富人和企业减税,认为这样才能逐步改善整体经济。

而在中国,国有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进行重大改革政策的着力点是国有企业等结构性问题,因此供给侧改革更多的是为了纠正经济基本面,从而实现真正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更多、更高薪的就业机会,提高消费者信心和可支配收入,同时给高储蓄率带来下行压力,防止高储蓄率拖累国内经济增长。

简而言之,不应简单地扩大储蓄,然后把优质资金不断注入“僵尸公司”;也不应过度发放补贴,让企业对政府纾困产生依赖。这些做法都是不负责任的经济决策,会导致政府债务不断堆积,就像在美国等国家发生的那样。尽管如此,公报明确强调要“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句话似乎是在暗示,最终可能需要在需求侧施加一些刺激措施——当然,公报里对此既没有承诺,也没有禁止。

第五,公报提出了一个新的时间节点,即“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时间目标,政府应每年提交相关进展报告。这个时间点非常关键,因为它事关“十五五”规划的顺利完成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也是达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除了以上五点外,还有另外两点对于理解公报非常关键。第一,如果你要理解中国的发展和战略规划,就必须知道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何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我们看到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一直强调要努力跨越分歧,以减轻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扩大协同效应。这是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是理解中国如何发展和扩大自由贸易区、如何制定“一国两制”等政策、如何处理国际事务的关键,也是理解三中全会公报中改革议程的关键。

另一个关键点是信心。尽管面临百年变局挑战,但我们对中国的领导集体、对中国共产党、对习近平主席绝对有信心;对中国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绝对有信心;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绝对有信心;对中国通过完善治理体系,应对各种挑战,有效开拓和发展新机遇绝对有信心;对中国为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绝对有信心;对中国在构建公平的多边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实现和平、安全与发展贡献力量绝对有信心。

 

作者: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金鹰和平发展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