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杰: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发布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发布时间:2024-07-26浏览次数: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决定》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一、两个大局交织激荡的历史背景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文中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

在三年后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此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做了调整,他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新的战略机遇”代替了“重要战略机遇期”,少了一个“期”字,道尽国际环境之复杂严峻;以“新的”替代“重要”亦凸显我国发展步入了平稳期;而世界则是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此处之“期”字,则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之体现。

对此,《决定》特别强调“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这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未来五年,即“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之共时场景。

20世纪末期,中国共产党也曾面临这样的重大抉择。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重大选择。邓小平同志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经典文献,涤荡一切阻碍改革开放的思想之污泥浊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解决了“计划”“市场”、姓“社”姓“资”的关系问题,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当前,在经济方面,我国出口承压,美欧对我国外贸出口“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增加关税;在地缘政治方面,美国对“新冷战”之执着彰显无遗。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因此,《决定》特别强调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此次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所做出的系统部署,就是要扎扎实实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临重大抉择的从容和坚定回答,中国共产党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二、制度引领自信自觉的现代化愿景

《决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1984年,针对一些人关于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的政策会不会变的担心,邓小平同志明确表示:“我们的政策不会变,谁也变不了。因为这些政策见效、对头,人民都拥护。既然是人民拥护,谁要变人民就会反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实现制度变迁的根本依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决定》特别强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解决卡脖子的问题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制度创新基础之上的科技创新。《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做出的系统部署,特别是强调制度型开放,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作者:杨英杰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来源:2024724日《成都日报》第07版理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