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林:践行新时代文化使命 培育时代新人

发布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发布时间:2024-07-18浏览次数:10

思政教育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高校既是教育机构又是文化机构,是文化重地、人才高地和育人基地,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同时,又有传承创新文化职能,是推进建设文化强国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要践行好新时代新文化使命,充分运用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力量,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在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中厚植家国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包含社会理想、治理思想、家国情怀、弘道精神追求、经济伦理、生态理念、哲学思想、交往之道等元素,承载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国际观、社会观和道德观。它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发展的智慧基因和精神密码,是中国人民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所在,也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

进入新时代,高校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一是要结合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凝练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目标引领、使命驱动,建立思政教育教学新格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以优秀文化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化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评价制度改革,更加重视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培育。二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和载体建设。充分挖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魅力,立足教育规律和当下学生特点,因时而异、因势而新地建构内容,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样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校园活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培养青年学生崇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对家国共同体的认同感、热爱感以及责任感,强化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内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三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大力加强古琴、戏曲、书法、书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的建设,多渠道多形式面向青年学生开展活动,培养人文精神、提升艺术修养,塑造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二、在传承革命文化中永葆育人鲜亮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革命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承载着党的光辉历史,构筑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大中小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革命文化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教学重要资源,是新时代培根铸魂育人的重要依托,是滋养青年学生家国情怀的文化养分。高校要用好革命文化这本鲜活的历史教材,挖掘和宣传革命文化的形成过程、丰富内容和内在价值,充分发挥革命文化育人作用。一是要加强思政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思政建设。完善集合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师资力量,开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四史”课等相关思政课。贯通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统筹全校课程思政建设,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等。二是充分挖掘并发挥校内外红色资源的育人作用。开展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开展党史竞赛、纪念缅怀革命先烈等主题活动,用红色精神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充分感受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切身体会革命先贤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艰辛奋斗,增强坚定理想信念、勇担使命、继往开来的精神力量。

三、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书写好时代强音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是对近代以来革命文化的传承,是经过“两个结合”后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它不仅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特征。

高校要充分弘扬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文化人,培养深受中华文明滋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一是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坚持运用好“两个结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重点开设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校园“第二课堂”,上好大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高校育人工作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育人的重要一环,既要举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活动,也要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开展“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进校园巡展、音乐党课等活动。打造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党建、学习、生活、文化等融合一体的润育平台,提升社区文化育人功能。

 

作者:付林,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2024年7月5日《新华日报》第16版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