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康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发布时间:2024-07-02浏览次数:10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出来的唯一正确道路。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江苏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扛起新担当,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进程,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确立科技创新的核心位置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先进的生产力,其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要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独特作用,使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提升发展的效能和质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最为活跃的因素,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催生出一系列新产业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科技创新上占据先机,获得的就是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核心,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没有科技创新的突破,就没有高质量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在推进科技创新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原创性和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工作,这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大量的关键核心技术都是来自于原创性科技创新,只是靠模仿和简单重复别人的技术实现不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颠覆性技术的出现是科技创新的一种飞跃式发展,是科技革命演进的一种内在规律,也是产业重大变革和形成新产业的关键前提。5G技术是对原有移动通信技术的一次颠覆,带来了万物互联的时代。6G技术又将是对5G技术的一次新的颠覆,必将催生一大批新产业、新模式,形成新的发展动能。在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有“换道超越”和抢占“新赛道”的战略思维,注重培育颠覆性技术,把握住随之而来的发展机遇。

无论是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问题,还是实现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的重大突破,都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科技人才迸发出巨大的创新动能,形成促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的有效机制和良好生态。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和制度弊端,包括改革人才和成果评价制度,使真正的创新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真正“管用”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得到有效激励。与此同时,还要有长远的目标,尊重科技创新规律,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加强基础研究,不断完善创新体系,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攻坚重大关键核心技术。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离不开新产业的涌现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能否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也是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试金石。因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产业创新,最后要落脚在产业发展的效能和质量上,体现在新产业的大量涌现和原有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上。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上一个大的台阶。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和未来的生产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努力实现产业发展方向与科技创新前沿方向同步,加快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及时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以强大的新质生产力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新突破,带来了一大批新产业发展的机会,未来经济一定是以高算力、先进算法和大数据为特征的发展形态,必须从现在起就要适应这种变化,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以及一批与算力、算法和大数据有关的新兴产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上发力,还要在推动产业深度转型上做大文章,这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任何一个传统产业,都有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深度转型升级的空间。只要发展方式转变了,效能和质量提升了,实现绿色发展了,就是达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制造业规模居全球第一,推动制造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把握一个“深度”,要用先进技术对整个产业链和生产流程实现深度改造和大幅提升,而不是仅仅在某个环节做一些表面的改进。我省传统产业在实现深度转型升级方面有一些成功的企业案例,如徐工集团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跻入全球行业前三;南京钢铁集团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改造提升业务全流程,实现了效能大幅提升,人均效益领先于全国同行业。应将这些成功经验加以推广,促进全省传统产业加快深度转型升级步伐。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遵循一个共同的发展理念,就是绿色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在任何发展阶段,处于任何发展背景,都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最有效路径,还是在于创新发展,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上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上的创新。发展中的先进技术成分多了,耗用的资源和原料自然会减少,对环境也会逐步演变成一种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同时要高度重视业态模式上的创新,鼓励和支持有利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新的业态模式,这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往商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都要经历从批发(有的还有二级、三级批发)到零售的过程,不仅加大了流通成本,增加了流通环节与流通时间,而且建了多级仓库,增加了土地和环保的压力。现在许多企业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定制生产,发展B2C业务,不仅准确把握了市场需求,减少了中间环节,提升了企业效率,而且实现了“零库存”管理,使得整个业务流程向绿色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所以,创新是绿色发展的灵魂,要着重向创新要绿色发展的动能和机遇。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重点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升社会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数字技术是一种典型绿色化的先进技术,不占用空间或只占用很小的空间,不耗费大量资源;网络化办公不仅可以节约纸张、器材、能源和办公空间,还可以大大提升效率。以ChatGPT(聊天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新突破,必然使整个经济形态和社会朝着更加数字化、网络化和机器人化的方向去发展,人在网络上与机器人(虚拟状态)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要适应这种经济形态和社会变化的趋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更多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促进全民的数字素养和网络技能的提升,推动全社会的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作者:徐康宁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江苏民生幸福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来源:《群众》杂志202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