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康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与主要载体

发布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发布时间:2024-02-26浏览次数:10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加强对新质生产力的研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1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力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也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当今时代的先进生产力。创新是主导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科技创新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决定新质生产力发展规模和层次的关键力量。


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表明,科技进步决定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方向。有什么样的科技创新水平,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工业革命以前,产业技术尚未实现革命性突破,生产力停留在和一千年前中世纪差不多的水平,手工劳作是生产的主要方式,效能十分低下。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后,欧洲终于在18世纪中叶爆发了工业革命,蒸汽机、纺纱机、轮船、铁路等重大科技发明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机械动力代替了人力畜力,生产力水平迅速提升。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从那时起到现在,人类社会已经完成了三次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后两次工业革命同样带来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升,也都因科技创新而引起。当前正在出现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物技术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后的产物。这一次工业革命将重塑人类的生产过程,从能源使用到生产加工,从产品设计到质量控制,都将发生重大革命性变化。其中起关键核心作用的,仍然是科技创新这一根本力量。只有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才有可能实现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升,而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是新质生产力的最大标志。


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已经进入到新的时代,正在诞生一批原创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这些重大新技术的问世,将有力催生新质生产力。一项重大原创性技术一经出现,就有可能造就一个新的产业;一项颠覆性技术一旦问世,就有可能使原有的产业发生质的变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为前提,尤其是在原创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上实现有效突破。


新质生产力虽然直接由技术创新而催生,但科技创新的内涵也包括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不能把科学与技术截然分开。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科学与技术的交融和依存关系更加显著,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往往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发现是重大关键技术突破的前提。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必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2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


技术一旦实现革命性突破,必然引起产业的重大变革,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创新则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载体,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直接催生了新质生产力。


这里所说的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指以科技创新关键性突破为前提、生产效能显著提升为标志的产业重大变革,这时产业发展已告别原有的状态和模式,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可以从三个维度理解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一是新产业的涌现,并在产业结构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二是传统产业的提质升级,科技含量显著增加,发展路径实现转型;三是一批未来产业已在初生状态,很快将成为重要新兴产业。


新产业是产业变革中最为活跃的成分,是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主力军。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以计算机、集成电路、视听设备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从一个规模不大的新兴产业逐渐发展成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其规模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早已超出钢铁产业、汽车产业等传统支柱产业,而且改变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如今,新一代信息产业、互联网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等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也必将在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据国际著名商业机构麦肯锡公司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有望创造高达13万亿美元的GDP,其作用将相当于历史上的蒸汽机和互联网。一定要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尤其要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特殊作用。


产业变革不全是新产业的涌现,也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严格意义上讲,世界上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技术和产品。如今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蒸汽机了,但动力机器时代仍未过时,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内燃机和动力转换新技术,从高速列车到电动汽车,可谓应有尽有,产业层次已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我国传统产业规模巨大,技术升腾空间显著,实现深度转型升级具有特别的意义,可以很好地发挥经济学上所讲的“后发优势”,在产业效能提升上达到显著的效果。我国高铁的后来居上,以及正在出现的中国电动汽车占据全球销量半壁江山的局面,就是有力的例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勇于和善于采用原创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


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潜在能量,是新一轮先进生产力的有力支撑。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要同时加大对未来产业的布局力度,紧紧把握产业竞争的新优势。现在是未来产业,若干年后就很有可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3 数字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


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反映了科学技术创新的新趋势,使得一大批新产业脱颖而出,有利于效能提升和绿色发展,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为主要支撑、以数据为生产要素的经济活动,具有技术先进、影响面广、应用性强和绿色智能化发展的特征,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数字技术是当今时代创新性最为显著的先进技术之一,一直处在更新迭代之中,创新步伐始终没有放慢。以集成电路技术为例,60多年来已经更新了无数代,制程技术标准由原来的微米级跨入到纳米级,又从40纳米进化到20纳米、10纳米、7纳米、5纳米,如今已有成熟的3纳米技术,并即将迎来2纳米的更为先进的技术,由此带来的是算力和存储能力的成倍加大。而且,这一过程并不会很快终止,人类终将会迎来埃米(比纳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时代,算力又将实现新的革命性突破。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必然涌现大批新产业,像网约车、直播带货、3D打印、沉浸式旅游等行业,过去只能凭借想象,现在已成为寻常现实,并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市场。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一代的数字技术的发展,又将催生更多的新产业,引发先进生产力的新飞跃。


数字技术可以应用在各行各业,对于传统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具有特别的意义。广泛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可以使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更加精细,标准化程度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更好,生产效能显著提高,而且可以实现绿色化生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服务业应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可以优化流程管理、拓展市场、更好接近客户与消费者,实现全程数字化运营,大大提升了服务的效能。产业规模越大,产业种类越多,产业数字化的发展空间就越大,效能提升就越显著。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重塑我国的竞争优势,在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走在世界的前面。我国人口众多,产业规模巨大,每天都产生海量的数据,应用场景十分丰富,数字基础设施发达先进,具备集中资源实现重点突破的体制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可以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在数字经济领域已有先发优势,光纤宽带、5G通信、移动支付、数字平台企业等数字经济指标已处于世界前列,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可以塑造我国的新型比较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充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机遇,坚持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道路,突出新质生产力的数字经济特色。


4 充分发挥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创新主体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落脚在技术创新上,就是实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要成为真正的现实,就必须能应用于产业活动中,成为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关键技术。能够把这些技术成功应用于产业活动的只有企业,因为企业是检验技术突破是否可行的实际主体,因而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主体。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支撑起这一载体的主要力量,就是千千万万个有创新活力的企业。


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解决影响产业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必须真正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表明,企业是科技创新无法替代的主体,事关产业发展方向和进程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往往是由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完成的。要看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出现短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强,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差距过大,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及拥有技术标准话语权的企业还是太少,绝大多数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创新资源还是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必须下决心彻底改变这种状况。


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在形成和发展优质生产力中的特殊作用,尤其要重视两件工作,一是人才建设,二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真正源泉,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依靠。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如战略科学家和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往往就决定了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层次。除了少数企业外,我国企业的人才供给情况不容乐观,许多企业难以吸收到一流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坚持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企业汇聚一流创新人才。与此同时,企业还必须具有高度的国际化意识,善于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和要素,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科技合作。要看到目前在许多领域,一些重要而关键的创新资源还是在国际上,要善于利用国际上的创新资源。企业要具备高水平“走出去”的能力,勇于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创新作为。要努力培育我国本土型的科技型跨国公司,做到产业内最优秀的创新人才在哪里,就在哪里建立研发中心,全球产业链的资源配置高地在哪里,就把国际营运中心设在哪里。总之,通过高端人才和国际化的打造,培育一批能够在全球竞争的科技型企业,为形成和发展优质生产力做出企业应有的贡献。

 

 

作者:徐康宁,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社科名家


来源:2024年02月21日南京日报第A14版思想理论·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