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启龙:着力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能力

发布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发布时间:2024-01-27浏览次数:10

“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实践证明,网络空间愈来愈成为意识形态争锋的主战场。作为思想汇聚、知识荟萃、人才汇合的大本营,高校历来是各种势力推销理想信念、贩卖价值理念、兜售道德观念的重要领域。高校和网络的天然融合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历史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大更严峻挑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努力绘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工笔画”,切实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能力。

以政治思维深化网络理论武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高校要从政治高度认识到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掌握意识形态治理主动权的先决条件。在局面复杂、任务艰巨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以高度敏锐的政治思维锻造意识形态斗争所需的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最好的清醒剂和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形势下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效能的指南针。高校要结合意识形态治理工作实际,着力提升理论阐释的张力与范畴,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两个巩固”作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实支撑。要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所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锐利思想武器,筑牢广大师生的政治根基,增进师生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广泛认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用共同理想信念整合凝聚师生的价值认知、话语表达、行为选择。

以辩证思维建强校园网络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高校网络空间治理成效是影响网络空间生态质量的关键。因此,高校要在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中秉持辩证思维。在网络阵地内容建设上要坚持内外辩证统一。既要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要加强与国外的学术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在网络阵地载体建设上要坚持虚实辩证统一。网络空间虽然具有虚拟性、隐匿性,但本质上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延伸,网络空间的主体仍是现实的人。意识形态既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宏大工作,同时也是关切人心、关注个体的群众工作。因此,网络阵地载体建设既要注重内容供给的政治引领性、文本活泼性、文化浓厚性,更要注重线下群众路线的实践性、贴近性、灵活性。从网络空间的人机交流到现实场景的人际交心,从键对键线上引导师生到面对面服务师生,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以系统思维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高校工作千头万绪,思想政治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全过程。学科建设要坚持服务学生的目标导向和功能定位,强化政治属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打造多维一体的教学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思想政治之“盐”融入课堂教学之“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智慧。积极运用“翻转课堂”“易班”等现代化教学模式,实现网上网下教学的有机融合。建设科学的教材体系。教材体系建设既要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要与时俱进,提升教材编写的思想性、启发性、适用性。建立协同高效的管理体系。注重发挥管理育人的效用,将管理服务覆盖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善于以育人的视角寻找管理和教育的契机,实现管理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真正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教育管理全链条、各环节。

以创新思维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囿于队伍建设、平台监管、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限制,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信息泄露、信任危机、群体极化等新老问题错综交织,对校园安稳、网络安全、社会安定构成了挑战。因此,以创新思维治理高校网络舆情、维护网络安全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应有之义。首先,完善预警防范机制。充分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风险分析实时监测体系,细化风险指标、量化风险等级,采取分级管理,提升风险防控的敏锐度。要深入洞察网络舆情中潜在的盲点、堵点、痛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出手。其次,优化舆情处置机制。网络舆情事件一旦发酵极易快速形成连锁反应,要调整工作思路、细化解决方案,第一时间掌控舆情事件的风险动态。最后,健全内外联动机制。网络舆情治理是群策群力的团体战。一方面,校内形成责任倒逼机制,做到推进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另一方面,建立与宣传、公安、网信等政府部门联动机制,推动信息共享、责任共担、目标共进,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格局。


作者:凤启龙,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基地教授

来源:2024年1月26日《新华日报》第21版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