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茂战:明确新时代新征程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发布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发布时间:2023-03-07浏览次数:6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经济工作的战略安排,必须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上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势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既有对发展质的有效提升的要求,又有对量的合理增长的要求。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努力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势头。

落实“首要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党中央作出这样的目标安排,既考虑到了需求,也考虑到了可能,是与我国潜在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增长目标,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将使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更加主动。

拥有强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快速发展,我国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丰富人力资源、完整产业体系、强大科技实力,以及我国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是实现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抵御外部风险的根本依托。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经济长期持续向好,保持平稳增长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特别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我国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根本保证。

着力释放内需新动能。近年来经济发展内需增速持续减弱,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已经告别了粗放式高增长时代,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也存在着供给侧发展滞后的问题。需求端已经迈上中高端发展平台,而供给端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跃升迟缓,导致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结构性失衡。提高需求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在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上下功夫。要继续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大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投资保障力度。

坚持稳中求进的重大原则。稳中求进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是基本盘,要稳住宏观经济大局,稳住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稳住能源等初级产品供给,为“进”奠定基础;“进”是积极进取、有所作为,要在深化改革、优化要素配置、推进结构调整上迈出更大步伐。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供需两端着手深化改革。一方面,供给结构调整本质上是改革问题,要在优化发展环境、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发力,破除制约供给端自我调整的体制机制障碍。另一方面,要加强需求侧管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建设超大规模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新征程要着力推进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仍然需要下功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着力扩大内需。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努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并以此形成对全球要素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既可稳固和扩大国内循环基本盘,又能撬动和带动国际循环。必须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有效挖掘内需潜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妨碍国内大循环的各种障碍。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好开放对拓展循环空间的作用,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与外部世界良性互动。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安排。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要拉长长板,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现代化建设进程必然伴随着城乡区域结构的深刻调整和国土空间格局的巨大变化,这是释放巨大需求、创造巨大供给的过程。要着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积极营造创新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提供动力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是要厚植创新发展沃土、构建创新发展的体制环境,为创新发展提供持久动能。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为创新发展提供教育支撑。要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强化规划政策引导和创新环境营造,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为创新发展提供体制保障。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为创新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人才资源。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入创新企业,为创新发展提供增添新活力和动力。

努力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突破新领域新赛道的发展瓶颈。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特作用,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和“赛马”等制度。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技术上“卡脖子”问题。

着力推进数字赋能经济发展,顺应大势开辟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要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5G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要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进供给侧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在供给侧,特别是要通过技术创新,为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根本保障。要增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加大需求端绿色转型力度。需求端与供给侧是相辅相成的,需求端转型能够倒逼供给侧改革。要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穿着上,推行绿色衣着消费。餐饮业,大力推广绿色有机食品、农产品的消费。居住上,积极推广绿色低碳住宅建设。出行上,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努力使厉行节约、环保选购、重复使用、适度消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积极稳妥实现“双碳”目标。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中国政府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大战略抓手。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单位GDP能耗下降,仍然是目前节能减排的重点工作。要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

营造绿色转型的体制环境。要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加大对绿色低碳产品、技术等支持。完善对智能家电、绿色建材、节能低碳产品等消费品给予合适补贴的政策体系。推进绿色税制改革,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法。发展绿色金融,扩大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融资规模,发展绿色基金。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大力提升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市场认可度。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作者:丁茂战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

来源:2022年12月28日《群众》(决策咨询版)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