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回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了根本性作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改革机理与逻辑,系统把握制度改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制度成熟与定型。
一、制度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根本性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实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其功能和彰显其优势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向和路径,激发了社会发展的核心动能,确保了社会发展的稳定有序,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根本性作用。
(一)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范式导向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而“这种存在状况只不过是各个人之间迄今为止的交往的产物”,因此制度反映的是结构化、规范化的社会关系。良好的制度通过明晰社会成员行动空间、规范社会成员行为选择以及避免社会风险来减少和避免外部性和搭便车行为,降低社会交往中的不确定性,从而保障社会成员的利益。因而,一个社会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模式,坚持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是一个事关建设事业全局、民族国家兴衰、社会发展稳定的大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以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明确提出,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经过实践探索,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阐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指明了正确方向。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几十年来,无论形势怎么变化,我们党始终以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凝聚共识、引领发展、攻坚克难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党的基本路线抓住了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和工作重点,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对国际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党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够逐步确立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推进全面开放和深化改革。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内的各个方面,各个具体制度无不彰显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指向。
(二)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动力作用
恩格斯认为,“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都是产生了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力的必然结果”,从而将制度变迁与物质生产活动联系起来,认为导致制度变迁、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也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并认为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力在于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正是由于不同群体对利益的诉求和斗争,推动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可以说,正是这种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的共同作用推动了制度的创新和变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主要针对当时超越生产力发展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变革,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冲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为被长期禁锢的个体经济的发展扫除了政治障碍。党的十三大指出,公有制本身也有多种形式,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经过多年探索,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新概括,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制度基础。总的来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调整,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利于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有效引导资源要素流动、提升配置效率。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经济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1元。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99.1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1%,而同期美国经济增长大约在2.3%左右,日本和欧元区的增速略高于1%,印度增长5%多一点,我国的增速远高于同期世界其他国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正是在坚持和完善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在制度改革和创新所带来的强大驱动力作用下的结果,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保障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改革开放40多年的建设历程表明,全面小康社会之所以能如期高质量地建成,其根源就在于自始至终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作用。正是因为形成了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构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才确保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等五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在经济建设领域,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创造经济发展奇迹提供了基本经济制度保障,奠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物质基础。在政治建设领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有效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全社会的力量与智慧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来。在文化建设领域,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建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制度、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以及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等各类制度,巩固了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思想基础,保障了人民的文化权益。在社会建设领域,形成了人民内部矛盾调处制度、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制度、应急管理制度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等,有效保证了社会长期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在生态环境领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以及生态保护责任制度,保障美丽中国建设。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制度的保障作用在脱贫攻坚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建立起以“救济式”为特征的“五保”制度,着力解决极端贫困群体的生存问题。随后自1978年至1993年,国家制定了“开发式”扶贫政策,重点解决十几个连片贫困地区及落后农村地区的问题,1.7亿余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接着在1994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以县为扶贫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集中力量基本解决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2011年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0—2020年)》中确立了扶贫总体目标,构建了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实施因户施策、精准脱贫战略,并于2015年启动脱贫攻坚战,截至2019年末农村已累计减贫超过9000万,农村贫困发生率为0.6%,2020年中华民族将彻底摆脱绝对贫困现象。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改革逻辑与机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改革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只有不断改革才能保持制度的生命力,只有保持鲜活的制度生命力才能以制度确保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所以能够如期完成,正是因为制度的改革充分释放了发展的动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确立的,既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成果,又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撑。因此,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成就,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之道,必须厘清制度改革的内在机理,科学回答为何要改、为谁去改、谁领导改、如何去改、要改什么以及改得如何等问题,即厘清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基本立场、领导力量、方式方法、主要内容以及评价标准。
(一)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统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是一个不断用制度解决发展问题、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以问题为导向的制度改革就是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问题的解决推动现代化发展。以目标为导向的制度改革就是从小康社会目标出
发倒推社会发展。我们能够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就是因为我们在制度改革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在实现美好理想的方向、道路和任务中,不断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向着既定目标迈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制度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弄清楚体制机制弊端,集中力量和资源攻克难题。回顾来时路,可以发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往往是社会发展对制度改革提出新问题、新要求,倒逼制度发展,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反过来又助力社会发展。坚持目标导向就是要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愿景转化为实际的制度建设行动,以深化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从“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提出与之相应的发展目标,并且从制度高度制定与之相配的路线图、施工表,并及时落地落实。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为导向,明确回答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重点解决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为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农业发展问题和农民生活问题,以盘活农村经济为目标而进行的制度改革的成果。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约发起包产到户的“生死状”,拉开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改革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这种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要把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归农户。经过此次农村经济制度的重大创新,有效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唤醒了农村发展活力,提升了农业生产力。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矛盾和问题又出现了。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与农业现代化的规模化要求之间的矛盾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继续深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并行,又一次实现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性创新,盘活了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再一次攻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难题。
(二)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价值取向是制度改革的灵魂,是社会发展应该树立并坚守的基本立场。“各种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本身并不是目的。它们是社会生活的器官,是好是坏,要根据它们所蕴含的精神来判定。”这些精神或者说价值取向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其中的一种价值取向会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统帅功能,引导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中国,我们在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之所以政权合法性也在不断增强,社会发展愈发稳定有序,是因为我们的制度改革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坚持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所谓党性就是政党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充分展现在其对广大无产阶级利益的维护之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所谓人民性就是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宏伟目标;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群众路线。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自马克思主义政党诞生以来,党性与人民性实现了历史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奋斗的制度成果,人民性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制定、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以人为本”,再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提出,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始终,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要义、优势展现与发展旨归。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文化领域的社会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把“人民的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从制度层面支持和保障文化事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逐步建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这一基本制度,将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上升到国家基本制度的高度。可见,人民至上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根本价值取向。
(三)坚持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统一
切实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了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有机统一,始终坚持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进行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自我提高、自我约束、自我塑造、自我完善,有力保障了社会革命的顺利进行。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以自我革命引领和推动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导核心,只有始终保持自身的革命性、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保证领导人民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革命的胜利。为什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完美收官?为什么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场收官之战?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一次又一次以刮骨疗伤的决心革除自身的病症。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以社会革命规范自我革命的目标和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当代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但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一社会发展目标迈进,并以这一目标作为自我革命的指引,不断锻造和锤炼自身。
以党的制度建设为例。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从严必依法度。制度建设始终是党的根本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党的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③。将党的制度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党的十六大将党的制度建设贯穿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之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逐步增强党的制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以全社会发展目标作为引领,不断建立和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党的组织、党的领导、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监督法规和制度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
(四)坚持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统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得益于制度改革方法的合理运用。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与逻辑。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探索发现规律,鼓励人民群众大胆探索、大胆创新,边实践边总结。当制度改革和创新遇到不确定性时,可以开展试点工作,投石问路,看准了、试准了再全面推开。顶层设计是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另一认识论和方法论,强调的是制度设计的蓝图、创新的规划、改革的步骤,重视制度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
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行局部的、阶段性的改革需要以顶层设计作为前提;加强顶层设计要以局部的、阶段性的改革为基础。正是坚持了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统一,既重视发挥国家和政府的引领作用,解决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又重视基层群众的创造性和主体性,重视实践探索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才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保证了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和政府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制度改革的成果。国家和政府站在全局高度,高屋建瓴地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作出统筹设计,加强对各项制度改革关联性之间的研判,并以此助推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益于对摸着石头过河的坚持。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推进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现实的斗争,是跨世纪的宏图大略,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是不行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为例,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明确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在全世界范围内,如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生态现代化问题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亦没有一个成熟、定型的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正是充分运用“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辩证统一”的科学方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人类生态文明制度史上的重大成果。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规律,积极开展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试点,努力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模样,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真正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而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顺利达成。
(五)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统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度改革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有极强的关联性、耦合性。只有整体推进制度改革,才能统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只有重点突破,才能抓住关键,破解发展难题。正因为处理好了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这一对关系,制度改革才不断向纵深推进,全面小康社会才得以如期建成。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制度改革与创新始终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先改什么,后改什么;哪些需要重点突破,哪些需要整体推进都容不得半点含糊。只有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才能有效处理这些问题。一方面,重点突破是制度改革的关键,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关键环节、重要领域打通了,制度改革就有了着力点和支撑点,就能找到矛盾的突破口,破解社会发展的难题,真正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督二脉”。另一方面,整体推进是在对制度改革关联性、整体性研判基础上作出的科学选择。“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制度改革也是一个系统、全面的过程。不仅制度改革本身涉及面广,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方面的改革内容,而且改革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又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果缺乏整体性视野,忽视整体推进的重要性,重点突破也容易遭遇瓶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不仅重视物质领域的制度建设,还重视精神文化领域的制度发展。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党的十六大以后,在“三位一体”总布局的基础上,补充了社会建设的内容,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七大以后,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当中,逐步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我国制度改革从经济制度入手,在重点突破经济制度问题的基础上,重视制度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继而全方位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制度改革,建立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以完备的制度体系确保全面小康社会方方面面建设的落实,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六)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度改革与创新成效的标准是制度能否兼顾效率和公平,能否实现有效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检验制度改革成效的标准,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落脚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改革与创新充分展示了制度的有效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既提高了社会发展的效率,又确保了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总要比资本主义优越。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使经济发展得比较快,人民生活逐渐好起来。”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较低,必须要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展现社会主义本质,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因此,效率优先成为当时经济政策制定、经济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我国全力推进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先后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激活了社会生产力,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公平问题日益凸显,从党的十三大开始,如何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提升效率成为社会继续发展进步的主要问题,强调公平也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基本分配原则。由于公平仍然处于“兼顾”的位置,我国快速发展中出现了基尼系数过高、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对此,我国在分配制度上及时进行了调整,提出“初次分配重视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虽然收入差距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还是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公平这一制度建设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当中,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高度强调公平正义的价值,提出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改革进程始终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逐步形成了以效率促进发展,以发展助推公平,以公平维持效率的良性互动和循环。
三、现代化强国目标引领下制度的完善定型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完成意味着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更高层次的社会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要求,其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更加完善,并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社会发展目标对美好制度及其优良效能的期待,又是确保现代化强国得以实现的根本制度支撑。从制度成熟到制度完善的发展逻辑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就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引领,科学把握制度成熟到制度完善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在制度体系完善与制度质效提升上下功夫,“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一)找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主要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与发展,从根本上奠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及其基本架构,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及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对社会主义制度属性与制度建设规律的深入认识,不断建章立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国制度建设已然尽善尽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转变,推动制度成熟定型和完善更加迫切。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习近平强调不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就是要正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问题,补足经济制度中的短板。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有利于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制度支撑不足,符合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任重道远,政府职能错位、越位问题仍然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与障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制度亟待建立和完善。这要求在经济制度完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机制,建立和完善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的经济制度体系。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要完善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新时代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同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政府职能转变及其法治化不够彻底,政府权力监督制约制度机制不够完善。这就要求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核心支撑,深化人民民主的落实制度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行政制度体系,使公权力真正来之于民、服务于民、践行于民。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要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变是一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难守住。”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和西化的企图和力度并未减弱,图谋制造“颜色革命”,造成思想混乱,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就要求建立和完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不仅让学习与信仰马克思主义在党和人民中蔚然成风,更要以制度化保障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制度,民生的现代化制度保障是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民生保障方面。”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引领下,民生保障的宏观环境和内在要求发生了显著变化,高水平收入、优质医疗服务、教育公平、住房改善、优美环境等需要更加凸显,民生改善的制度建构需求更加突出。市场化过程中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并不完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并不健全,不同地区、行业的制度碎片化问题凸显,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构任重道远。
最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要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方面的欠账较多,经济高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进入频发阶段,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污染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生态文明建设关乎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目前我国并未建立起系统协同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环境治理基础制度不健全,环境治理效能亟待进一步提升。
(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基本原则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鲜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根基,确保制度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巩固制度创新发展成果,守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方向。习近平指出:“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国家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爱国统一战线,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等等,这些宪法确立的制度和原则,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党的领导引航,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法治为支撑,构筑与现代化强国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形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抓住国家治理的根本。“我国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思想上必须十分明确,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
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制度完善的根本目的。一种制度的内在规定性在于其社会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要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其根本目的。现代化强国是基于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在“五位一体”高度发展、全面发展中展现强国文明形态。坚持把解放生产力作为制度完善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制度的完善来破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为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服务。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使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坚持顶层设计和系统协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化制度的顶层设计,推进制度集成创新,这是由推进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历史逻辑与制度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有着快速而深入的发展,在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走向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如何使制度之间得以有效衔接,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发挥出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的整体效能,就在于强化系统思维、战略思维,理顺制度体系的内在关系,在制度创新与制度集成的有机统合中,不断构建更加协调的国家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制度成熟定型,真正建构起与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完善制度体系。同时,注重对制度合力的深度挖掘,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制度化建设,强化制度运行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着力多种制度机制有机联动,聚合不同制度、体制、机制力量,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整体力量。
(三)在制度完善定型中创造社会主义新型制度文明
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目标要求和显著特征。有学者提出,系统完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构要求;科学规范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运行有效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要求。①系统完备从制度结构上提出了制度完善的方向;科学规范要求制度完善以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公正、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要求,着力推进制度法治化;运行有效要求制度完善要遵行制度运行与自组织规律,凸显制度效能。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是制度完善的战略抓手,着力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层中华文化根基,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须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完善发展。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要在固本强基上下功夫,强化根本制度之“纲”和基本制度之“基”的统领性、规制性作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制度保障。要紧紧围绕人民民主这一政治制度的根本,在人民权力的落实与保障上下功夫,推进人民行使权力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要以重要制度的完善发展为突破口,上连根本制度、基础制度的顶层,下接生产生活、经济社会运行的底层,更好地永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生机活力,强化制度效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着力建设引航现代化强国的制度文明。制度文明是制度建设的积极成果,制度完善是制度文明的内在要求和关键环节。制度文明充分展现制度的精神气质,不同制度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制度文明的竞争。党的十九大明确现代化强国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高度发展,制度文明既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就是要形成高度发展的制度文明。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过程中,着力聚焦制度灵魂和制度软实力建设,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郭广银: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