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层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发布时间:2020-11-17浏览次数:315

20201114日,由东南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光明日报》理论部、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办,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层论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在南京钟山宾馆顺利召开。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李忠杰,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资深教授洪银兴,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韩震,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尚庆飞,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王嵬,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东南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院长郭广银、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家茂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代表与《南京社会科学》《学海》等期刊界代表7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会议开幕式、主旨报告与主题发言三个阶段构成。会议开幕式由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家茂主持,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为大会致辞,指出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脉络中历史地考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开了讨论空间,也要求我们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当下的实践指导意义展开深入思考。江苏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出席大会并做重要致辞。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李忠杰从方法论角度提纲挈领地指出,认识和定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归根结底要以马克思主义过程论和阶段论相统一的方法论视角,用历史的眼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来研究、评价与认识。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韩震从“培养担当复兴大任时代新人”议题入手,结合理论与实践,指出当前的教育面临着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化,认为培养时代新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增长的新的要求,也是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则指出,应从学理上切实厘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三个命题的关系,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发展的新视野,提升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内涵。东南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院长郭广银则从四个方面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新境界。首先是牢牢把握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执政的经济社会基础;其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觉强化执政的群众基础;再次是顺应国家治理现代化规律,完善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提升执政能力与水平;最后是厉行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自身建设,不断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


上述主旨报告引发了与会学者新一轮的思想碰撞。接下来的主题发言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由《南京社会科学》副总编虞淑娟、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袁健红、《新华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刘庆传、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王嵬主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天勇、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大平、《学海》主编胡传胜、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顾玉平点评。学者们从总体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深刻内涵,及其历史贡献做了精要的论述,并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历史贡献三个维度,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等其他议题,进一步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总体性的论述方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建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角度,提出深刻认识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深刻认识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与开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良性互动和辩证;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尚庆飞教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一以贯之的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这个理论体系的鲜明理论主题,而它的精神实质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大同。吉林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庆丰则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从整体上展开了系统而全面的讨论。江苏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布成良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林青从不同角度分别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阐释。


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方面,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从如何获得政权成为执政党、成为执政党后如何执政、如何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三个维度阐释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解,系统地介绍了共产党执政的理念、目标和方式。井冈山大学副校长陈小林教授从六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维护党中央权威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概括与总结。


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方面,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资深教授洪银兴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就国民经济循环的角度,对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展开了深入探讨。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何怀远强国与强军的辩证关系为讨论主题,认为强国是强军的基础;强军要为强国提供战略支撑。重庆智库理事长、首席研究员王佳宁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区域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要义之一,并结合中国“大运河”与“七大战略”探讨了其深刻内涵。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程美东从中国梦的政治理念与新时代战略部署两个角度论述了新时代战略理念与战略部署。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永贵通过线上分享阐释了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新发展阶段的核心要义在于4个新”,即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新发展优势。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从理论溯源、实践基础与理论特性的方面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指出应从权力和责任的双重维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正义,也是扎根于中国文化大地的公平正义。南京艺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管向群则从“两个百年”的时代转换、“两个大局”的交织激荡“两件大事”的统筹谋划和“两个节点”的有机衔接四个维度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了时代性解读。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则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阐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这一重要主题的体会和认识。


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方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来斌从中心与外围分析模式的批判指向、当代运用与解释难题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回应与重要超越三个方面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重要意义。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立法则从经济全球化思想角度,对如何构建开放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唐正东进一步指出,深化三大规律的重要性在于它关系到我们能否对马克思主义做出深刻的理解,是否能够坚定理想信念,在理论上是否能够清醒,在政治上是否能够坚定。


此外,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着重讨论了理论研究如何面向实践的问题,特别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使命和任务,既要深入实践,又要追求客观普遍性,要有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切和反思,对人民大众的人文关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岩则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思考,指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存在的四类问题,并指出解决这类问题核心要义在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厦门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唐瑭,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典顺,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梅景辉,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黄正平等专家学者,则分别就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学术研究中的历史性原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逻辑、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逻辑建构、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等关键议题发表了重要观点。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刚刚召开不久之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为主题举办论坛恰逢其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此一主题,与会专家积极建言,慷慨奉献了他们的真知灼见,深入推进了对许多重要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本次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

  

(供稿:黎心竹、陈威豪;审稿:陈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