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报告第45期】一流大学建设一流本科的对策与思考

发布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发布时间:2019-12-30浏览次数:528

【摘要】我省重点高端智库、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昕指出,从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经过20多年的重点化建设政策,我国涌现出一批高水平大学。但由于外部影响、组织影响、制度惯性和标准错位等原因,这些大学的本科教育普遍存在着“两闭环”“四不平衡现象”,即以科研为轴的“学校——教师”压力传导环、以教学为轴的“教师——学生”效应传导环;招生选拔与毕业考核不平衡、专业选择与专业认知不平衡、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不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平衡。针对上述问题,必须以教师为中心推进学术变革;以学生为中心实施组织变革;以课程为中心充实学业指导;以制度为核心加强文化建设,只有通过这种全面而系统的变革才能真正做到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

 

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然而,“双一流”建设并不必然导致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实现。教育部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笔者认为,当前一流大学普遍存在“两闭环”“四不平衡”现象,这些现象如不能加以克服,必然会影响一流大学的一流本科建设,只有全面分析影响本科教育质量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通过全面而系统的变革,才能实现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

  

一、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问题研判

传播知识(教学)、发展知识(科研)和应用知识(服务)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大学、教师和学生围绕知识而产生的交往活动构成了大学的全部价值基础。从实践来看,大学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就相应的知识活动形成两个相互割裂的闭环。即“学校-教师”以发展知识即科研为轴的闭环;“教师-学生”以传播知识即教学为轴的闭环。

1.两闭环

以科研为轴的“学校-教师”压力传导环:从所周知,衡量一流大学的根本指标是高水平的科研,而高水平的科研产出必须依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由此,在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了一个压力传导环。大学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压力尤其是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渴求与压力,直接变成各种各样的科研指标,体现在教师的考核中。比如在教师职称晋升中的国家社科项目以及SCISSCI的篇数要求等。

以教学为轴的“教师-学生”效应传导环:教学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活动,但与科研成果容易分级与量化、具有显在性特征不同,教学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很难衡量,教师为改善教学而付出的努力难以量化,其教学的改善程度也具有隐蔽性特征。由此,教师不愿意为改善教学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越不重视教学,其教学效果越差,越是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由此,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的效应传导环,使教学在“量”上流于形式在“质”上难获提升。

2.四不平衡

招生选拔与毕业考核不平衡:2016年,“985高校”招生数为18.7万人,“211高校”(包括“985高校”)的招生数为45.6万人,而当年的高考生总数为940万人。换句话说,只有不足2%的学生进入“985高校”,不足5%的学生进入“211高校”。与入学前的严格选拔相比,入学后的专业学习和毕业考核则要宽松很多。有统计的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辍学率大约在7%,而法国大学的辍学率为19.1%,英国是全欧洲大学辍学率最低的国家为16%,而美国有近半数学校的毕业率达不到50%。大学的低淘汰率使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在毕业之际并没有获得与其专业相匹配的知识和技能。

专业选择与专业认知不平衡:高中生在懵懵懂懂时被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高考结束之后的几天时间内,要迅速完成院校选择和专业选择。人们常说:“本科生选学校、硕士生选专业、博士生选导师”,意思是本科生最重要的是上什么样的学校?所以,为了能够上好一点的大学,学生们很少考虑其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进入大学后开始专业学习,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从无到有,随着年级的升高对专业的认知才会不断深入。但当学生对专业表现得无兴趣甚至想放弃时,大学并没有对其提供畅通的再选择通道。

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不平衡:模块化课程、基于游戏的学习、基于项目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混合学习、多媒体课堂教学等教学理念发展迅猛。但由于教师主要从事专业课教学并进行专业领域内的科研,在教师之间的交流中科研交流远胜于教学交流,由此,关于教学的理念、方法等很难迅速反映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再加上高校普遍缺乏对教师教学的监控与激励机制,教师教学投入度低,缺乏主动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致使课堂教学远远落后于教学理念的发展。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平衡:数据显示,一流大学应届毕业生考研率为35%左右,更多的学生将走向工作岗位。教育扩张带来的过渡教育现象普遍,以往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岗位,现在却要求具有研究生学历。由此,越来越多的专业技能性岗位以研究生为主,而本科生就业岗位大多是第三产业,与其专业的相关性也越来越低。这使得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广博的知识储备与目前高校按照“学科-专业-课程”来划分的专业教育模式存在严重的失衡。

  

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堪忧的原因分析

造成一流大学本科教育不高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外部影响。来自政府的经费竞争、项目评审、各种评估、报奖、工程、人才计划等诱致大学不得不做出与之相适的变革。在绩效管理、市场运作的大潮下,大学增加科研经费和收入的压力,使大学学术资本化和学术资本主义盛行。

二是组织影响。一流大学通常将“拔尖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等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强烈的专业教育倾向。各个院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也多从本专业出发,造成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以及不同课程之间相互割裂,难以形成有机联系的通专结合的课程体系。

三是制度惯性。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国家的根本利益密切相联。这些政策本身有其特定的背景和内容,带有强烈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泛化成大学所有领域的高水平,具体到人才培养上又常常对标研究生教育,进而削弱了基础性的本科生培养。

四是标准错位。国内一流大学多以哈佛、耶鲁等美国名校为标杆,但其在世界上最发达和最领先的部分是研究生特别是博士阶段的教育,而不是本科生教育。美国一流大学2/3的在校生是研究生,而我们国家的一流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比例大约在1:1。因为对标美国名校的高水平研究、高水平师资、高比例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等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最基础的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

  

三、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建议

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不高,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外在原因又有内在原因。必须认真分析影响本科教育质量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当然,外部因素必须通过内部因素才能发挥作用。整体来说,内部因素包括教师、学生、课程以及制度四个方面,只有通过系统的长期的变革,才能实现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

1.以教师为中心推进学术变革

“两闭环”现象导致教学和科研失衡。所以,要改进本科教育首先要改进教师的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投入度和积极性。首先要明确教师的教学作为学术活动的基本前提。学术活动包括发现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教学活动与发现知识、整合知识、应用知识具有同等的价值。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开始有清晰的学生学习产出的蓝图和路线、在教学过程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思考、探究并根据学生反馈改进教学,不断推进教学学术化。其次加强教师分类管理,使不同专长的教师从事不同的学术活动,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基础研究型教师,以知识的发现和整合作为其学术方向;二是应用研究型教师,以产学合作、知识转化为其学术方向;三是教学学术型教师,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态度为其学术方向。最后,在职称晋升、奖项评审等方面加大教学权重,不断加大对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改革等的支持力度,使教师的教学学术与其它学术活动一样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2.以学生为中心实施组织变革

招生选拔与毕业考核不平衡、专业学习与专业认知不平衡现象表明,与招生相比,对本科生的培养和管理更为重要。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以管理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惯性,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零散的、经验主义的管理过渡到基于学生需求与学生发展的大数据管理。通过学习投入调查、学习成果评估等科学的数据统计,真正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注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政策、管理、资源配置等要紧密围绕在以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其次要强化教学服务功能,变单一的多部门分散决策为统一的高效管理。整合本科教学资源、理顺本科教育体制、优化本科管理模式,增强面向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服务功能。最后,本科生以通识教育为主,做好本科生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为学生提供畅通的跨专业、转专业路径。

3.以课程为中心充实学生学业指导

首先应充实教学辅助人员、辅导员、心理咨询人员、教学助手等,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能够及时得到学业指导和帮助。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职称结构为“两头大中间小”,即教授及助教是人数最多的。大量的教学助手一方面充当了教授的教学助手,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各种学术咨询。其次,要从传统的就业指导向生涯规划指导过渡,特别是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确定专业定向、择业目标和规划人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能力、兴趣、资源、限制以及不同工作领域的成功条件与所需要的知识、优势与不足、报酬、机会与未来展望,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再次,创建通识基础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打破传统的按照“学科-专业-课程”划分的僵化的课程体系,加大学生通识课程比例,使学生在掌握人类文化与自然世界知识、核心价值观、团队合作、社会责任、跨文化知识能力等基本素养的基础上进行宽口径的、跨学科的专业教育。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与互通,为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转专业提供畅通的机制保障。最后,加强学生学习成果评估。从教室内学习活动的评估向综合性立体评估转化。全面评估影响学生学习的各个因素,包括学术支持与服务、机构管理、课程教学、校园体验、课堂丰富性等。根据不同的专业目标确定本专业学生毕业前的综合性的学习成果,特别是各方面能力的体现。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以多次考核、过程考核为主。对学生的综合成绩达不到学校和专业要求的进行淘汰、留级等相应处理。

4.以制度为核心加强文化建设

一流本科教育就像浮在海平面上的冰山,浮在海平面以上的部分或许可以用指标来衡量,浮在海平面以下的部分是无法衡量的。海平面以下的部分是理念,是行动; 是传承,是革新; 是教师的信仰,是学生的特质; 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参与,关注学生学习成果。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科教育质量的改善或者一流本科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全面而系统的改革、必须将其作为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落实到学校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作者:,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